2018年6月,这是一个一般早上,维达(Sébastien Vidal)教授正如往常相同,在办公室喝着咖啡,看着文献。
遽然,他的两名学生冲了进来,大喊:“教授,不好了!”
在化学试验室,但凡说出“教授,不好了”,往往是真的不好了。
一间厨房巨细的试验室,或许藏着成百上千种危险要素:有毒药品、易燃溶剂、腐蚀废料、玻璃器皿、紧缩气体……
除了这些在脸上写着“我很危险”的东西,一些常见小物件,到了化学试验室,也会变成巨大的危险,比方——针头。
试验室中常用一次性针头来搬运液体 | 图虫构思
研讨人员喜爱用小针头搬运溶剂之类的液体。运用针头的危险,清楚明了。稍有不小心,针头能够“很高效”地把化学药品搬运到人体内!更糟糕的是,试验室中的手套和试验服,对针头根本没有维护效果。
2008年就曾发作过一场针头引起的惨烈事端: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名学生,用针头搬运叔丁基锂,不小心形成走漏、试剂起火,形成试验者三度烧伤,18天后逝世[1]。
镜头回到维达教授的办公室,他此刻面临的问题便是——自己带的学生被针头扎了。
两名学生中,年青的叫尼古拉斯,是这次的苦主,他原计划是在维达教授这儿做两个月的实习。年长的是一个博士生,担任教给尼古拉斯试验办法。
不曾想到,尼古拉斯的试验日子刚开端,就遭受了危机。
博士生解说道:“尼古拉斯方才被针头扎了一下,现在手指很古怪,怎么办?”
尼古拉斯自己却是冷静,一直说“没事,没事”,他解说说,方才自己用针头往烧杯里加二氯甲烷,液体现已悉数加入了,但针头不小心刺穿手指,仍是有极端微量的液体残留。
“应该不到0.1毫升。”博士生弥补道。
二氯甲烷(Dichloromethane),是化学试验室中最常用的有机溶剂之一。许多研讨生简直天天都要用。在工业界更是大范围的运用在胶片、涂料等制造进程。
二氯甲烷是试验室最常用的溶剂之一 | Wikipedia Commons
人们较为熟知的二氯甲烷危险是刺激性的气味、易燃以及细微的麻醉效果[2]。
维达教授检查了尼古拉斯的创伤,发现工作没那么简略。
此刻间隔事端发作才曩昔10分钟左右,可是尼古拉斯的手指现已呈现了大面积的粉色。
维达教授抓住时机——带尼古拉斯去医院。
尼古拉斯的受伤手指(事端发作后10~15分钟)| 参考文献[3]
走运的是,化学楼与校医院走路就能到。
到医院的时分,创伤周围现已变成紫色,乃至呈现了坏死区域。并且,状况敏捷恶化,候诊时,尼古拉斯说自己手指“极度发烫,无法动弹”。
外科医师评价创伤后,决议当即手术。
在手术进行的两个小时内,维达教授焦急万分,但他能做的也仅仅查阅了二氯甲烷更具体的安全数据表(MSDS)的信息[2]。
令他吃惊的是,各种安全信息表格中,都找不到打针二氯甲烷的危险提示。一切的信息都只触及到了与眼睛、皮肤触摸,或许食入和吸入等。
手术还算顺畅:医师清除了创伤周围的一切坏死区域。医师还从尼古拉斯的手臂上取下一块皮肤,移植到创伤上,以保住手指。
而这一切的原因,仅仅不到0.1毫升的残留液体。
通过一年的康复,尼古拉斯手指状况开端好转,还能够弹吉他了。坏消息是没曾经弹得好了。
高能预警!向右滑动检查
左:手术后5天的受伤手指,右:手术后1年根本康复 | 参考文献[3]
作为化学从业者,很感谢尼古拉斯乐意共享他的故事,以提示其他人留意潜在危险。这件事也给我们敲响警钟:
1. 假如不小心打针了任何有毒溶剂,要当即采纳举动。假如创伤变色或呈现坏死,更是要寻求医学评价,乃至紧迫手术。
2. 最好仍是不要慌张。告诉您的搭档,不要要强。
3. 开发新的技能。或许科学家们能够考虑新的试验办法,尽量不运用针头。
科研之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,操作不标准,亲人两行泪。
跋文:这次意外,并没有挡住尼古拉斯对有机化学的热心。次年,他加入了另一个试验室,开端了新的研讨。
作者:圆的方块
修改:Yuki
排版:雷颖 凝音
参考文献:
[1] 桑吉之死:一场引发刑事诉讼的试验室事端,财新网,2019
[2] MSDS Data of Dichloromethane,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, 2019
[3] ACS Cent. Sci. 2020, 6, 2, 83-86
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