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浮城大亨》观后感
2017-10-16 16:13:16 阅读:7801
来源:网易科技 作者:杜德伟
布华泉21岁时,才学会了小学二年级的课程。他的母亲在海上漂泊了小半生,却不知道“海”字如何写。父亲离世,家计艰难,泉妈把5个未成年的儿女送到教会或送人。泉妈这辈子第一次握笔,写下一个歪歪扭扭的“海”字,突然说:“我要考船主牌。”
可船主牌照要识很多字,完全不识字的泉妈要如何考?她说:“有牌就可以借钱买船,孩子们就可以回来,死也要死在一起。”
这是《浮城大亨》里最催人泪下,同时也是最富有意蕴与情怀的一幕。布华泉教母学字,赤脚的泉妈对着鱼写鱼字,对着海写海字,对着山写山字。严浩用近乎浪漫的手法,让汉字的精魂在这个不识字、坚韧而勇敢的母亲身上复活。她像永恒的中国人的母亲,也是半洋半中的“浮城”勇气的源泉。
《浮城大亨》是最近上映的新电影,却有着旧时代的气息。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,布华泉是生活在香港的疍家人,自幼在船上长大,却凭着努力考入东印度船坞公司,从杂役小弟一路晋升,最终成为公司的华人董事,缔造了香港的一大商业传奇。
这样的商界传奇,在香港开埠以来流金岁月里随意打捞,到处都是。李嘉诚式的励志故事,也可以拍成《雷洛传》那样的风光、猎奇、流光溢彩,也可以拍成《浮城大亨》这样。严浩毕竟曾经是香港电影新浪潮旗手之一,他的志趣绝不止于一个励志的、抒情的故事,他更希望借由一个人的故事回望一个城市的兴衰荣辱。
很容易就解读出,浮城大亨不仅指的是布华泉,也是指回归以前的殖民地香港。布华泉的身世凄凉,生母被英兵强奸而生下他,长了一头黄发,人人叫他“洋杂”,他自小活在自我身份认知的困惑中。“我是谁”,这一问号同时盘旋在布华泉和香港心里。直到他老,才以一种不得已的途径解决了盘横在他心里的这一困惑。香港人的过与现在,就在对五星红旗、基督教、香港回归的心态中一一呈现了。
严浩是要说故事,更要说的是一个有中国梦的香港人数十年历经沧桑的家国情怀,虽然他表现得未必如他期望的那样宏大、得体、恰到好处。但毕竟,情怀是当下中国电影的一件罕物。很多好看的电影不一定有情怀,比如《失恋33天》有的只是情绪和情趣,而没有情怀。话说回来,这也和如今的观众气质一脉相承。《浮城大亨》浓酽的亲情十分动人,正因为这老式厚稳的情感,尽管有大量今天看来已经过时的手法,比如大片段的独白,比如对命运的喟叹,又比如对情绪的过分渲染,素材选择的潦草,《浮城大亨》仍是好看的。带着老电影才有的手工艺痕迹,也带着被新浪潮打磨过的包浆光泽。
上一篇:《圣女贞德》观后感,应该怎样样呢
下一篇:《阳光小美女》观后感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